在c++中,為了解決一些頻繁調用的小函數大量消耗棧空間或者是叫棧內存的問題,特別的引入了inline修飾符,表示為內聯函數。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include <iostream> 上面的例子就是標準的內聯函數的用法,使用inline修飾帶來的好處我們表面看不出來,其實在內部的工作就是在每個for循環的內部所有調用dbtest(i)的地方都換成了(i%2>0)?"奇":"偶"這樣就避免了頻繁調用函數對棧內存重復開辟所帶來的消耗。 說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inline這么好,還不如把所謂的函數都聲明成inline,嗯,這個問題是要注意的,inline的使用是有所限制的,inline只適合函數體內代碼簡單的函數使用,不能包含復雜的結構控制語句例如while switch,并且不能內聯函數本身不能是直接遞歸函數(自己內部還調用自己的函數)。 說到這里我們不得不說一下在c語言中廣泛被使用的#define語句,是的define的確也可以做到inline的這些工作,但是define是會產生副作用的,尤其是不同類型參數所導致的錯誤,由此可見inline有更強的約束性和能夠讓編譯器檢查出更多錯誤的特性,在c++中是不推薦使用define的。 關于內聯函數的更多例子我就不一一舉出了,靈活的使用也多靠學習者本身,我只在此拋磚引玉,讓大家盡可能多的學習到c++中的一些新的先進的特性知識點。 |
正在閱讀:新手入門:關于C++中的內聯函數(inline)新手入門:關于C++中的內聯函數(inline)
2005-03-01 10:10
出處:PConline
作者:管寧
責任編輯:xietaoming
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